原标题:子宫脱垂?是产后月子没坐好!
坐月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,每一个女人在生完孩子以后都需要坐个月子来恢复身体,坐月子期间老人总喜欢给产妇煲一些乌鸡和花胶人参之类的大补汤。生完孩子女性的子宫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,月子期正是产后子宫复旧的时候,所以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休息和调理,防止子宫复旧不良,子宫韧带松弛,最后导致子宫脱垂。
什么是产后子宫脱垂?
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,位于膀胱和直肠之间腹部最下的盆腔内。当支撑子宫的组织受损,子宫便会从正常位置沿着阴道下降,导致子宫颈外口到达坐骨棘水平以下,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,医学上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子宫脱垂。
产后子宫脱垂有哪些症状?
尿液外溢
多数子宫脱垂患者,在大笑、剧烈咳嗽等腹腔压力突然增加的情况下出现尿液外溢。
月经改变,白带增多
由于盆腔脏器脱垂,血循环障碍,导致月经失调,经量增多。此外,脱出的宫颈与衣物的长期摩擦而发生溃疡、感染,致使白带增多,并伴有血性分泌物。
腰部酸痛 ,腹部坠涨
患者感骶部酸痛,下腹、阴道、会阴部下坠,尤其在劳动后加重,卧床休息后可缓解。
阴道脱出肿物
由于子宫沿着阴道脱垂,所以患者会明显感到阴道有肿物脱出。
产后子宫脱垂的预防
1、产后42天做盆底康复训练
避免子宫脱垂,建议产妇在产后42天,进行产后运动,其中包括提肛肌运动、腹肌和背肌的训练。产后盆底康复对于身体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,还能防止子宫脱垂的发生。
2、产后避免久蹲、久站
在分娩后,盆底肌肉的恢复需要3个月时间,因此在这一段时间内,产后应当尽量避免持续性的久蹲、久站,以防子宫脱垂的发生。
3、避免超负荷劳动
分娩后的一个月内应注意休息,避免提重物等重体力劳动增加腹压引起子宫脱垂。
4、产后短期禁止性生活
在产后的两个月以内都应当禁止性生活,这一时期的阴道还是比较脆弱的,处于修复期,在此期间过性生活很容易加重阴道的不适感,影响到盆底组织的恢复,增加子宫脱垂的可能性。